5月21日,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深圳圆满落幕,92个项目冠军新鲜出炉,在赛场上,有一位2022届的新安少年,他用智慧和勇气将传统匠心发扬到现代产业中,斩获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建造”赛项金牌,并成功入围国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了解这位新安少年斩获金牌背后的故事。
郑志远,男,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2022届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建造”赛项金牌获得者。在校时期曾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赛项”获三等奖,也参加了2021年的深圳市职业技能大赛“数字信息建模”技能竞赛。这些经历让他对数字建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也选择了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实践,在此次广东省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他作为深圳代表团的一员,在竞赛中大放异彩,一举拿下金牌,走上国赛赛道。
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介绍
本次大赛以“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为主题,紧扣广东高起点培育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需求,设置竞赛项目共92个,包括63个世赛项目、28个国赛精选项目和1个新职业项目,鲜明体现了世赛和国赛元素。此外,本次大赛将邀请澳门地区的选手和裁判参与部分集中项目的比赛,为大湾区高水平技能人才交流搭建平台。
本次大赛同时承担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全省选拔赛任务,将通过第三届省赛组建广东集训队,从中选出最优秀的选手参加今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届国赛和明年在法国举办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而郑志远同学正是其中的一员,目前正在奋力准备国赛当中。
从新安少年到国赛选手,这是一个蜕变成长的过程,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下面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要用“BIM”修复古建筑的新安少年,他追逐梦想道路上的故事!
是什么契机选择让你参加这个比赛?
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在大学时期专业课程设置就有建模,21年,那时候还是大二,在徐霞老师、王闫鑫老师、郑睿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参加了2021年深圳市职业技能大赛“数字信息建模”技能竞赛,当时因为功力尚浅未能获得名次颇感遗憾,但是也是从那时候体会到了数字建模的魅力,之后一直致力于建模的学习研究并不断地练习,不懂的就请教老师们,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探讨加强了对建模专业能力的学习。二个是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相关专业,对建模的兴趣和热爱始终没有减少,公司的培养以及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实践积累经验,让我有幸参加此次的比赛,总结来说,老师的教导、公司的培养、充足的准备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最好的契机。
在本次比赛中除了获奖之外,最大的收获和感悟是什么?
最大的收获是在比赛中,能够接触到行业中优秀的精英,相互交流时有助于思路的开阔,也交到了行业中很多优秀的朋友,将来也可以相互切磋和学习。未来,我也希望我能继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数字建造这个行业,用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加入这个行业,在其学习中感受BIM的乐趣,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寻求新的道路,也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从新安少年到国赛选手,你认为大学应该注重学习什么,在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想对师学弟学妹们说的吗?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19级建筑系室内设计的郑志远,很荣幸参加了这次广东省第三届技能大赛,并在喜欢的数字建造赛项中拿到了金牌,也有幸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做一个分享交流。大学应该注重学习什么?曾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有过这样的迷茫和疑问。辅导员张艳英老师曾在入学教育中说“大学要学什么,总的来说就是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要么专业技能学得好,要么综合能力强,总要占一个,当然两者兼有是一个大学生最好的学习成果”,彼时我还不太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意义,直到在专业学习、专业比赛以及工作的这两年当中,我逐渐深刻的体会到: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是敲门砖和机会,而综合素质能力是长足发展的支撑。我所说的喜欢,代表着兴趣和热爱,在专业技能学习方面,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热爱并且坚持学习,多与老师交流,学精学扎实,多参加技能竞赛,在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中能学到比课堂上更多的知识和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达到以赛促学;在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上,多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活动,志愿活动,在各种活动当中学习活动的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能力,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学生干部竞选,担任干部等多种途径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想对学弟学妹说:但凡辛苦,都是礼物。